【产品评测】element S具有卓越音质的多功能流媒体转盘
免责声明:原帖请跳转至此处,并不代表本公司观点,文章内容及观点以原作者为准。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Matrix Audio 矩声」的 element S 是我听过的声音最好的数字转盘之一,请注意,我并不是指“在这个价格范围内”。许多更昂贵的竞争对手之所以价格更高,是因为它们具有集成的 DAC、大容量的内置硬盘、耳机输出、前置放大器功能,或者只是庞大而昂贵的外壳。而 element S 是一种纯粹的转盘设备,「Matrix Audio 矩声」将其所有的软硬件能力都专注于这个唯一的目标。
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种极高质量的方式来搭配您的 DAC,特别是通过 I2S、AES 或同轴、光纤,那么 element S 绝对值得一试。
■推荐理由
出色的音质
丰富的连接选项
清晰的显示屏
拥有功能强大的 MA Remote App
在同类产品中性价比高
近年来,「Matrix Audio 矩声」团队一直在推陈出新,其所有的 DAC 产品无一例外地都增加了流媒体音频播放功能,但纯数播产品一直是空白。不过,在去年「Matrix Audio 矩声」推出了全新的 element S 数字音频播放器,广受好评。
element S(售价$1,499)是一款纯数字转盘,支持以太网和 Wi-Fi 连接。还提供 Roon、TIDAL Connect、Spotify Connect、DLNA/UPnP 等多种播放选项。前面板是触摸显示屏,可以显示专辑封面、采样率和曲目信息。而且这台设备更专注于提供干净的数字输出,而没有集成的 D/A 转换。
element S 设计的关键组件包括一对超低相位噪声的 Accusilicon 飞秒时钟,以及专有的 FPGA 数据编组,来实现尽可能低的抖动和噪声。同时,它为我们提供了 USB、AES、光纤、同轴、IIS-LVDS 等丰富的数字输出接口,一切都可以在 MA Remote App 中进行配置,并与 DAC 配对使用。另外,element S 还能够播放高达 768kHz 的 PCM 音频以及 DSD512 音频,不过,这也取决于与之搭配的 DAC 的能力。
您还可以通过 USB 作为 element S 的输入,这时它就相当于一台 X-SPDIF3。不过我的主要用途大多是流媒体,通过 Roon 来播放 NAS 上的文件,以及 TIDAL 和 Qobuz。我还发现「Matrix Audio 矩声」的 MA Remote App 使用流畅,所以 Roon 并不是唯一的播放选择。element S 现已经完成 Roon Ready 认证。
与其他品牌相较,有不少产品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大的显示屏、满足集成存储等条件,甚至具有更高的品牌认知度。但根据我的经验,此类产品趋势似乎更倾向于多功能设备(比如内置 DAC、耳机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等),而不是专用的传输设备。因此,尽管这些品牌有很多型号,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与 element S 具有相似关注点的选择,或者至少不在同一价格范围内。
如今,element S 的用户体验已经做到非常棒。Wi-Fi 连接快速稳定,与用以太网连接没有可察觉的音质差异。它的触摸屏相较其他品牌略小,但显示非常清晰,使用时反应灵敏。
起初,我担心 element S 没有实体键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element S 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甚至电源/待机功能都由面板区域左侧的“虚拟按钮”以及几乎不可察觉的红外传感器来处理。总体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时尚、现代的设计,放在家中器材架看起来也非常和谐。
element S 可以直接从 USB C 口连接外置的 SSD 或 U 盘来播放音乐。它还可以通过 UPnP 从 NAS 或其他设备中获取音乐,再加上 TIDAL Connect、Spotify Connect、Airplay 2 等串流方式,意味着 element S 可以成为您播放音乐的一站式选择。
几乎所有类似设备都如此,我发现它们对较小的音乐库处理得相当不错,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器,管理大规模的音乐收藏,会出现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
因此,插入一张装满音乐的 256GB 闪存网络驱动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插入一块 4TB 的 SSD 就不会得到最佳体验。对于那么大的音乐库,没有什么能与 Roon 的流畅界面相比,当然,这也需要额外的硬件和资金付出,所以这不是一个公平的比较。
关于USB 存储的建议
「Matrix Audio 矩声」产品并没有限制存储设备的容量。但是,为了保证有良好的使用体验,我们建议用户根据音乐文件的多少,结合自身的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当音乐文件总量小于 2TB 的时候,建议通过 USB 接口连接固态硬盘、U 盘或硬盘播放音乐。
当音乐文件总量大于 2TB,小于 6TB 的时候,建议使用 NAS 作为存储器,通过 SMB 文件共享的方式添加为网络驱动器。当音乐文件总量大于 6TB 的时候,建议使用 UPnP 的播放方式。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element S 的用户界面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样采用 Android 的系统方案。例如,一些设备允许我们在设备屏幕上选择 TIDAL、Qobuz 或我们喜欢的其他服务,浏览各种艺术家,选择我们喜欢的,然后选择要播放的专辑。
但 element S并不是一个独立工作的设备,我们必须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运行 MA Remote App 或 Roon 才能便访问音乐库并控制播放。
一些用户可能会觉得这种限制很不方便,我完全能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潜在用户有必要审视自己的需求,了解市场上各种设备实际能做什么(是否需要配合 PC/平板电脑/手机使用等),之后再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 音质
我使用 element S 数字音频播放器与各种设备搭配进行了多样的测试,并取得了出色的结果。我开始与一台微软 Surface 笔记本进行比较,它运行 Roon,作为一种通用计算机设备,代表了许多人在刚开始使用流媒体时使用的设备类型。
最显著的改进来自于对传输质量敏感的 DAC,例如我当前的收藏中的 Wyred4Sound 10th Anniversary DAC(关闭了抖动减少选项),Cayin CS100-DAC 和我从朋友那里借来旧的 Sonic Frontiers SFD-1 mkII。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像 Cen.Grand Silver Fox、Cayin HA-6A 或 Niimbus US4+ 这样的功放,我感觉到有了 element S 的加持在多个方面都有相当显著的提升。
通过仔细聆听高质量录音,我听到声场和准确性得到改善,低音延伸更深,中音更具吸引力,高音眩光更少,中高频更顺滑,瞬态更集中。使用像 Audeze LCD-5、Meze Elite、ZMF Caldera 或 64 Audio A18t CIEM 这样的高品质耳机,这些变化是不难发现的。
显然,切换到解析力较低的耳机或播放非参考级别的录音会降低这种影响程度,但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可以感知到的提升。
作为对比,我这里还有一些对传输质量不那么苛刻的设备。Yulong DA-1 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只是多了一丝丝的空气感和声场的深度。因为设计师作出了相当大胆的努力,构建了一个专有的数字接口,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传入信号的质量,所以这个结果一点也不令人惊讶。
我的 Cen.Grand DSDAC1.0 Deluxe 在输入端也有专有的技术来减少传输的影响,它也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在这种情况下,Surface 和 element S 之间的差异比我预期的要大得多。特别是当使用 AES/EBU 连接时,尽管 Cen.Grand 非常重视这个方面,但element S 的表现更胜一筹,以至于它能够突破这一点,并为我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升级。
我尝试过略有些不同的搭配,但最喜爱的无疑是与 T+A Solitaire T 搭配使用。虽然 Solitaire T 主要作为无线耳机推出,但它也可以通过 USB 连接,从而利用每个耳罩内置的 DAC 和耳机放大器部分进行无损播放。这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耳机,尽管售价为1700美元,但是我觉得物有所值。
无论如何,以这种方式使用 element S 作为转盘时,与 Surface Pro 相比听起来明显更好。发出更广阔、更真实的声音,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细腻度,element S+Solitaire T 的组合为一个简约系统提供了出色的典范,也成为了我的爱用好物。
■ 对比
我组装了一个系统,由 Surface Pro 通过上一代 X-SPDIF 2 提供音频信号,我使用 Keces P8 线性电源为它供电。请注意,这个“界面+线电”组合的成本大致与 element S 相当。它还可以通过 AES、I2S、同轴和光纤提供相同的连接性,以充分迎合你最喜欢的 DAC 类型。
长话短说,尽管在这些方面持平,但新一代 element S 仍然以相当的优势获胜。它听起来更加专注,低音定义更好,结像更准确,中音也更甜美。
我曾拥有或深度试听了市面上主流的型号,对大多数产品持客观看法。但就个人而言,我的需求专注于音质而非功能,所以更愿意选择 element S,这个结论的得出包含上述品牌里更贵的型号。
我不是说 element S 能击败价值1.8万美元的 Innuos Statement,但我至少会将它与价值3600美元的 Zen mk3、价值5千美元的 Lumin U2,甚至价值6千美元的 Auralic Aries G2.2 进行对比,并对结果充满信心,在音质方面—再次强调,「Matrix Audio 矩声」的 element S 确实是如此出色!
■ 关于 I2S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I2S 通常是获得最佳性能的完美选择,但显然这取决于所使用的 DAC。我绝不想笼统地说“某接口绝对很好”,因为这实际上取决于转盘和 DAC 之间的配合。一般来说,当 DAC 制造商费心集成 I2S 时,它确实往往是首选选项。但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所以一定要尝试一切,看看哪种在您特定的搭配中听起来最好。
说到这里,我很欣赏「Matrix Audio 矩声」为我们提供了4种不同的 I2S 接口可调配置,以便于提升接口的兼容性。在标准方面,I2S 格式仍然一团糟,某些品牌甚至还在使用 RJ45(网线)接口,也有使用 HDMI,但引脚布局通常不同,所以您确实应该小心。我将 element S 与 Wired4Sound Anniversary DAC、CayinCS-100DAC、Denafrips Pontus II 和 Musician Audio Aquarius 一起使用,结果都非常令人满意。但我不能保证它会与每个设备完美契合,即使它们使用“标准”的 HDMI 连接。对于那些打算使用 I2S 的人来说,只需注意这一点。
■ MA Remote App
我还想加入一些 MA Remote App 的图片,只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大致的体验感觉。我觉得它非常好用,尽管不及 Roon 那么赞不绝口(我可是 Roon 的铁杆粉丝,所以请记住这一点)。正如您所看到的,它看起来很好,几乎满足了普通用户的所有需求。
总的来说,我认为它大致与竞争对手水平相当——但需要注意每个人的需求和偏好都不同。我不知道您是否会觉得 MA Remote App 比 Aurender 的 Conductor、Auralic 的 Lightning DS 等更好用,但我至少可以说它们处于相同的水平。
(请注意,这些只是我 Pixel 8 的屏幕截图,使用 iPad 平板电脑可能会提供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