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用迭代完成进化 — 矩声element X2强叔7000字简评

2022.06.03

去年初夏,大概也就是现在这个时节,我下定决心不再死守实体唱片作为日常唯一音源进行器材的审听。在经过细致研究与权衡包括几次大型展会的实际体验之后,我将矩声的 element X 音频解码播放器请回了家中。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对于诸多头戴式耳机的测评还是我日常聆听音乐,element X 都是我使用率最高的播放器材。便捷的流媒体与稳定高素质的声音回放能力都让我用得非常踏实,而与其适配的官方手机 app 在我日常体验中感受到的易用性和流畅程度也令我印象深刻。

就在不久之前,得知矩声 element 全系列产品将迎来新的迭代,我的兴趣立刻被上调至最高点。element X 带给我的使用信心令我也在第一时间将其迭代型号 element X2 迎接回家。

紧密务实的外包装盒,开口处贴有矩声标识的密封帖,还有一处做了条形镂空,显示出里面的产品信息标签。

黑色的产品包装盒同第一代产品几乎没什么变化,正面依然还是块状阵列的装饰背景,右下角有矩声的品牌 LOGO。侧边有矩声官网地址和刚才说的在外包装盒镂空处可见的产品信息标签。开口处依然是黑色密封帖。

010.jpg

外掀式开启盒盖设计,掀开后出现黑色保护泡沫,中间有个圆形开孔便于将其取出。保护泡沫厚度适宜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撞击效果,而且即使是简单的保护泡沫也做出了层次分明的纹理,给人非常舒服的视觉反馈。

011.jpg

保护泡沫下面是产品使用指南册和产品保修卡,还有一个卡片是 Roon 的试用卡,背面有信息指导如何领取 Roon 免费试用60天的兑换码。

012.jpg

element X2 外覆这黑色保护套被牢固嵌入在箱体底部的保护泡沫之中。

013.jpg

取出 element X2 机器之后露出了被放置在包装盒最底部的遥控器。

014.jpg

除去 element X2 外覆的黑色保护套,活生生的 element X2 出现在眼中。初看之下跟一代产品如出一辙,那作为迭代产品的它究竟为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接下来就让强叔带您一一了解。

015.jpg

element X2 正面面板较之前代产品的改变还是比较明显的。我将两代产品放在一起大家就会有更强的对比感知。

016.jpg

首先看布局,POWER 键位置由一代的最右侧变成了这一代的最左侧,贯穿机身的精细高亮线条正中嵌入的电源指示灯作为 element 系列的标志性设计,也随之变换到了另外一侧。取消了一代的两个实体功能切换按键,新一代产品所有功能设置切换都是通过触控屏或者遥控或者手机app来实现。正中间的屏幕区域明显增加,除了便于触控之外更多了足够的空间留给显示音源信息包括彩色封面等等。

一代前面板的两个 XLR3/6.35mm 复合耳机插孔和一个 XLR4 平衡耳机插孔在这一代产品中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占用空间更小的一个 4.4mm 平衡耳机输出孔和一个 TRS 6.35mm 单端耳机孔。整体上看布局更加简化了,而且明显是为了强调中间触控显示屏幕区域而进行的优化设计。这也是单从前面板布局设置就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在这一代产品上,矩声应该更加强调的是产品智能化的改变。

前面板左侧和右侧分别的细节图。CNC 成型的阳极铝合金机身极为平滑细腻,POWER 键及可按压式音量旋钮的做工同样优异。

019.jpg

再来看 element X2 背部的设计布局,我们依然还是同一代产品进行对比介绍。

020.jpg

大体上没有变化的是背部的左右两部分区域,最左侧为音频输出的部分包括 RCA 和 XLR 输出端子,最右侧为电源插口。在二代的音频输出区域旁边多了 RCA 模拟输入的接口,说明这一代产品可以直接用来连接黑胶唱机或者更多老式的卡座等等带有模拟输出的设备。

中间区域的双同轴输入、双光纤输入、IIS-LVDS 接口、USB Audio 输入和 LAN 有线网口在二代中都得以保留下来。有一个变化是一代中的两个 USB Host 和一个 MicroSD 直插口整合优化成了二代中的 Type-C 规格 USB 插口。二代产品中还使用了新的一体化设计 Wi-Fi 模块替代了一代的两根 Wi-Fi 天线。

此外二代在背板处比一代增加了一个 Reset 重置按键和 3.5mm 触发输入/输出插孔。最后要值得注意的是 element X2 多了一个 HDMI ARC 的插孔,如果对于回音壁音箱和电视机有些把玩经验的朋友对于这个插孔肯定不会陌生,这说明 element X2 可以通过 HDMI ARC 连接到具有音频回传功能的电视,在看电视、玩主机游戏的时候能够通过 element X2 输出到有源音箱或者耳机上享受到更出众的声音表现。

021.jpg

这两张是 element X2 背部的细节展示图。

023.jpg

这是刚才提到的一体化设计的 2.4GHz 和 5GHz 双频 Wi-Fi 天线装置。相比于一代两根天线的话,的确视觉上更加整洁统一了。

024.jpg

两代产品放在一起,还是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系出同门。在仔细审视之后还是二代产品更具备现代审美特质,更低调更简洁。

025.jpg

搭配耳机放在书房或者客厅,平淡中增色不少。

026.jpg

开机,轻按一下 POWER 按钮即可,屏幕正中点亮矩声的标志。

027.jpg

初次接通电源开机大概需要30秒的启动时间。第一次进入屏幕显示页面发现是英文的菜单,左侧两个分别为输入和输出设置,右侧两个分别为滤波器设置和整体设置。我们先通过 Settings 来进行语言的设置。

028.jpg

 在 Settings 界面之下找到 Language 选择中文即可。

029.jpg

回到主页就能看到都变成了中文菜单了。进入输入选择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不同输入选择区域,点下去即可选择。每种输入模式还都有相对应的显示图标,这些我在后面文章逐一会向大家介绍。

031.jpg

输出设置的菜单就相对简单很多了,耳机模式、线路模式和自动模式。对于 element X2 这种智能级别的产品而言,你就无脑放在自动模式就 OK 了,反正我这段时间始终就是用的自动,从来没出现过问题。

在滤波设置菜单中,有七种不同模式可选,DSD 滤波器我基本还是会放在自动模式上。

034.jpg

最后再回到主菜单,设备信息、网络设置、遥控器设置、恢复默认设置、固件更新与语言设置这几个也都是大家点进去就能明白如何操作的,就不更多做说明了。

接下来的环节是将 element X2 联网。

毕竟它作为一台网播的强属性在这里,网络连接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在网络设置中选择无线网络找到自己网络信号源通过触屏输入密码,一切都顺利流畅。其实因为我家的无线路由器在客厅,而我是在家中的个人工作室内进行的操作,element X2 机器距离路由器的距离至少是十米以上,中间还间隔着两面墙体。但是依然在这个环节获得了流畅的体验。看来从两根天线整合为一个模块的优化还是有很好的实际效果的。

037.jpg

我在前面说过,element X2 前面板取消了实体的功能设置键,全部的功能设置和使用切换除了通过触控面板进行一部分之外,官方适配 app 和遥控器担任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就来详细向大家讲解一下。

首先要把名称为 MA Remote 的矩声官方 app 下到自己的移动终端上,可以是 iPhone 也可以是 iPad,当然安卓系统的也同样可以。

038.jpg

在同一个无线网络信号之下,进入 MA Remote 应用,找到对应的产品型号进行添加。在这里还要说一下因为 element X2 连接 app 的方式也比前代做了优化,无需如前代产品一样需要在手机端 app 和网络设置之间进行切换操作。这次只需要在主机的设置菜单点开二维码,用 app 扫码就可以把 element 主机添加到 MA Remote 里。非常方便。

039.jpg

我前面数次提到 element X2 这次搭配了遥控器使用,那咱们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这个遥控器吧。身材修长,功能键区域划分也很合理。尽管看起来尺寸并不算大但还是有一点重量的,很跟手。遥控器的前面板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搭配硅胶按键,手感非常不错。后盖也采取了特殊的一体式开启设计,所以从遥控器外部看不到任何固定的螺丝,整体的设计感非常强。

040.jpg

遥控器上半部分是输入源切换的集中区域。同轴、光纤、IIS、USB、流媒体、ARC、AUX、黑胶及蓝牙都是设立了单独的按键。

041.jpg

下半部分区域的按键也一目了然,最底端是播放/暂停和前后切歌的按键。然后音量的加减是设计成了一个统一的长条形按键,音量键左下方为一键消音右下方则是滤波切换按键。此外要多说几句在遥控器中部的两个自定义功能按键。可以通过 app 来自定义其按键功能。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 app 中设定这两个键。

042.jpg

首先在 app 中我的设备界面找到对应机器型号右下方蓝色的“配置”,点进去。

043.jpg

 找到“配置项”点进去。

044.jpg

将菜单下拉到最底部找到“遥控器自定义按键”点进去。

045.jpg


进入到这里就可以分别对两个自定义按键进行设置了,点进去1或者2。

046.jpg

里面下拉菜单中对应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以进行选择,设定好之后这个自定义按键就会一键到达预设的这些设定值上面。自定义键对于某些有特定喜好需求的用户还是有非常好的个性化体验的。

047.jpg

我使用 element X2 的期间,恰逢矩声官方发布了机器的最新版本固件,我也正好再向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如何升级固件吧。在主机主页面点击“设置”找到“固件更新”并点击,随即会出现这张图中所示“正在检查更新请稍候…”的字样。

048.jpg

随后如果有可更新的固件版本的话则会显示其具体版本,确认后点击下载固件。

049.jpg

会经过短暂的一分钟左右时间 Loading。

050.jpg

屏幕显示下载完成,这时候点击“开始更新”。

051.jpg

屏幕中出现“开始更新,即将重启…”,只需静静等待片刻。

052.jpg

随后会出现恢复&更新状态的页面,这时候同样只需要静静等待即可。

053.jpg

之后主机自己会重新启动,屏幕出现第一次接通电源开机后出现的矩声 LOGO 页面。

054.jpg

最终点击“完成”,整个升级固件环节即大功告成,更新固件之后的机器之前所有设定依然得以保存。

055.jpg

在文章前面介绍不同输入源的时候我曾经说过,element X2 针对每种不同输入模式都有相对应的显示图标,依托于这次升级后屏幕增大的优势,每一个图标设计都充满了巧思,也都可以体现出矩声当前优秀的 UI 功力。

从以上这七张图可以看到,同轴、光纤、IIS 都是根据其端口切面的造型而做出的设计;USB AUDIO 的图标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的 USB 海神三叉戟图标;流媒体则是一个音符被包裹在一个圆圈之内,但是实际连接到信号播放流媒体的时候这个图表区域是会显示出来播放专辑封面的;ARC 的图标则是一个显示器代表着与显示器进行声音回传;模拟信号的图标是一个声波图形。七种不同的输入源都鲜活的通过图标让你获得这种 UI 交互的乐趣。

056.jpg

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一下矩声官方 app 的强大,以上所述的一切设置切换你都可以通过 MA Remote 来进行设置和调整。其实远不止这些,MA Reomte 可以调整的还有很多,比如对于主机的硬件配置进行调整。请往下看。

057.jpg

点击设备—配置—配置项,在这里可以进行的调整非常细致。比如输入输出增益调节,时基抖动消除和高频抖动的开启关闭,IIS LVDS 接口的定义规格,DAC 的时钟模式选择,音量的限制等等。

058.jpg

上面是不同配置项内页可进行调整的截图,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下面介绍的部分就是要为正式听音乐做最后的准备了,那就是搞定音源。

我使用第一代 element X 产品这么长时间以来,主要就是因为它兼顾流媒体与本地音乐的综合播放能力,同时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MA Remote 强大而便捷的音乐管理逻辑。而升级后的 element X2 在这两个方面自然都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强叔接下来就按照自己日常主要的几种收听音乐的方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059.jpg

上面这个截图是通过 app 将主机与同网络中的Nas进行连接,在读取 NAS 中音乐资料时候的手机 app 截图。

060.jpg

与此同时在主机屏幕显示区域的右上角你可以看到一个 NAS 的小图标闪动,这就是在主机在读取 NAS 资料过程中。

061.jpg

这是成功读取 NAS 结束时的 app 截图。

062.jpg

 而如果是通过 USB 连接硬盘读取音乐内容的时候,则显示的是一个 USB 小图标。

063.jpg

读取成功后 MA Remote 中显示的音乐专辑页面。可以按照右侧的字母排列顺序迅速滑动找到所需要的专辑。

同时也可以根据曲目、艺人名称、音乐风格、作曲者等等不同维度进行音乐资源的显示以供查找。

element X2 配备的 3.46 英寸全贴合彩色触摸屏,拥有足够的空间在本地播放的时候展示出每一张专辑的封面图、曲目信息、播放进度、音频采样率格式等等。可以说所有在播音频信息在显示屏上一览无余。而细心的你应该也会发现,NAS 或者 USB 不同的图标显示就代表是通过该方式进行的播放。

如果你是通过手机或者便携播放器推送到主机上进行流媒体播放的时候,屏幕显示的封面左下角会有一个流媒体方式的标识,比如 TIDAL 推送的则会显示出TIDAL 的标志,Apple Music 和 QQ 音乐推送的就会有 AirPlay 的标志,QQ 音乐推送的时候歌词还会滚动在屏幕中显示。

上面进行了 element X2 的完整开箱,也向大家介绍了 element X2 的外观,同前代产品进行了一些功能和设置上的对比,又介绍了升级的屏幕还有遥控器及 app 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那么下面自然就要说一下 element X2 的声音表现了。

我想在进行 element X2 的声音描述之前,还是有必要简单来看看它的内在方面有了哪些提升。element X2 内置了全平衡架构的耳机放大器模块,由8个独立的放大单元、每2个1组并联组成,具有更高的驱动电流和输出功率,同时保证了更低的失真与噪声,对耳机单元的控制更加细致入微,收放自如。

070.jpg

同时 element X2 也内置了品质超群的前级放大器,具有 +10dB 的模拟增益。在前级功能开启时,可输出高达 15.8VRMS 的高品质音频信号。结合其 Hyper-Control 音量控制技术,使整个输出范围内均可保证超低的噪音和失真。在搭配有源音箱或者搭配不同后级产品的时候,用 element X2 也能完全作为优秀前级而胜任。

071.jpg

element X2 内置了 CrystekCCHD-950 超低相噪飞秒时钟,能有效降低数字音频信号传输和处理中产生的时基抖动,让声音的还原更真实,细节的处理更精准,为 element X2 的声底打下坚实的基础。

072.jpg

element X2 提供同步和异步两种工作模式可选。在异步模式下,D/A 芯片的主时钟来自于 element X2 内部的 Crystek CCHD-950 飞秒时钟,前端设备的时钟将被隔离而不会对回放品质造成影响。同步模式下,内置的飞秒时钟将被关闭,D/A  芯片完全依赖于前端设备的时钟。我平时在使用的时候就是选择的这个异步模式。

073.jpg

element X2 的 ARM 处理器与数字音频处理部分采用了两套独立的供电系统,并分布在独立的线路板单元中。我们采用光电转换器件让这两部分电路形成完全的电气隔离。音频电路部分使用独立的线性电源供电,为您呈现纯净的音乐背景。

从 element X2 相对于第一代 element X 产品的种种变化,比如说前面板耳机输出端口的精简还有多种音源输入的配备,似乎让不少朋友有一种预感,就是矩声在这款迭代产品上刻意的弱化了耳机输出。但是从官方资料中关于耳放部分的解读和参数来看,在驱动能力上 element X2 依然保持了非常强劲的动力尤其是在相对低阻的匹配输出功率更是较上代产品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我在日常的使用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接下来就说说在这短暂的几天使用时间中,我用 element X2 搭配多个不同耳机获得到的关于 element X2 的声音表现吧。

074.jpg

USB Audio 输入到 element X2 的 4.4mm 平衡耳机口驱动 Sendy Audio 孔雀。

我从一开声即可获得肯定的信息那就是依然是非常中正和极具现代感的高素质声底。孔雀这款耳机的基本素质非常高,在与 element X2 的搭配之下,全频段都被极为饱满的声音信息所填满。尤其是微动态方面,有着令我非常吃惊的效果。各种微小的细节也可以说是完全被拉满,动态、分析力、空间感均为上佳水准。我测试了雷鬼、BLUES、HipHop、浩室、硬摇等多种爽感强烈的音乐风格,都非常适合。

075.jpg

NAS 音源输入 element X2 的 6.35mm 单端耳机口驱动 Meze Elite。

element X2 将这条并不是特别容易驱动的平面振膜耳机推出了相当具备风格的声音走向。首先是全频段表现出来了相当高的透明度,其次是Elite的声音框架解构能力被 element X2 很好的进行了释放,在声音信息量、密度、两端延伸,包括整体的能量感方面,都令我非常满意。

之前在 element X 第一代的时候就曾经以善驱动平板耳机而著称。看来在这一方面矩声很好的在新一代产品上进行了延续。还有一点就是保持了高信息量和高密度的同时,同样将 Elite 出众的安定感表现到位。

076.jpg

NuPrime CDT-10 转盘输入 element X2 的 6.35mm 耳机口驱动拜雅 T1 MK III。

CDT-10 这个转盘的特点就是高效而稳定的声音源供给,而 element X2 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有点偏向完全还原且同样高效稳定。在这个搭配之下,更接近于真实还原的声音风格,甚至接近于一种我们所谓的传统监听风格。这种1+1的搭配来聆听这张现代顶尖音乐工业之下的 Live 收音制作专辑,尤其是那种电子风格笼罩小型现场的侵略性还有某些木管器乐带着的空气感,都让人仿佛置身在彼时彼地。

同样以高分析力见长的拜雅 T1 三代在这种风格的最后一环出声,丝毫没有含混谦让之感。三者搭配在一起差不多是一种极致丝毫毕现的类型体验。

077.jpg

Questyle QPM+HB2 底座模拟输入到 element X2 的 4.4mm 平衡耳机口驱动HarmonicDyne G200。

如果说之前的几种音源搭配更多体现了 element X2 现代化高端 Hi-Fi 设备的硬性素质的话,那直接接收模拟信号的 element X2 可以说也很好的完成了原信号风格回放的工作。而 HarmonicDyne 最新的旗舰耳机 G200 是我非常认可的一款旗舰级别头戴式平面振膜耳机,有着非常强的硬素质和优秀的乐感。胡德夫这张经典专辑中大量使用的钢琴、横笛、竖笛和手鼓,钢琴键与手鼓的泛音被表达出来非常丰富且真实的状态,笛声中充满的空气感似乎就贴着你的头在四周流动一般。

说实话在同其他搭配的数字信号输入相比,这个搭配之下的声音密度感的确有了一丝丝的减弱,但是正如我所说的,丰富的泛音和真实的器乐回放依然使我印象深刻,而且更愿意长时间使用这种音源输入方式。

小结一下element X2的声音风格特征。

那就是现代化的 Hi-Fi 声底,充满能量感的丰沛驱动能力。此外就是忠实于不同类型音源和耳机的特征,稳定高效而准确的进行声音信号的传递。还有我不止是单纯使用 element X2 的耳机输出进行测试,同时也以 element X2 为音源搭配了不同的纯放大设备,进行耳机的驱动和无源音箱的驱动。基本同我这个小结是类似的观点。

在整个稍微复杂一些的系统之中,element X2 作为单纯音源解码环节依然是忠实本源的起到重要核心作用。不过有一点比较遗憾的是我目前的家中并没有黑胶唱机,卡座也是在罢工的状态。未能通过这两种模拟音源进行搭配尝试。但可能未来我会进行这种类型的搭配。

078.jpg

此外你们还记得我在前文中曾交代过作为一台功能非常多样化的终端音频设备,element X2 还有一个 HDMI ARC 的接口么?在当前民用的高阶音频器材中这是非常少见的,我当然同样不会放弃测试的机会。

079.jpg

将 element X2 与家中的索尼电视 ARC 接口连接,连接到我家客厅的一对有源监听音箱。

080.jpg

打开电视盒子,播放一段小霞姐最近在重庆的演出 Live,简单说,这种方式之下出来的声音级别同普通那些声霸已经不是同一个级别了。我并未更深入的进行多种类别音乐及电影的测试,不过心里已经有数了。而且这种连接方式还有一个优势,现在主机游戏玩家的数量非常多。

element X2 完全具备作为一台家庭客厅的多功能高阶音频终端来使用,不管是看电影电视剧,还是看演唱会或者玩主机游戏,搭配一个封闭式的头戴耳机。这样一个具备优秀声音能力的家庭影音娱乐系统就可以搭建出来了,而且还是在不影响邻居和家人的情况之下。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实现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场景。

不知不觉,7000字洋洋洒洒。但也只是对 element X2 向大家做了一个并不算非常完整详尽的介绍。做出最终的总结,在一般情况下,产品的迭代更多只是从操作体验方面进行优化,而向矩声这次带来的 element X 迭代,我觉得不止是迭代这么简单了。矩声基本上是用这次迭代完成了一个 element X 产品的进化。从功能性、使用场景到结合 app 的操作体验都完成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当然 element X2 依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 Hi-Fi 音频设备,但是我看到的是它已经具备了现代家庭影音娱乐终端这样一个概念。而同时它出色的工业设计以及优异的人机互动体验,用以支撑其更新的理念是完全 Hold 得住的。这样的一台优秀设备,我愿意一直使用下去,而且更愿意向我所有的朋友们分享和推荐。


注意:matrix-digi.com 使用 cookie 来提供必要的网站功能、改善您的体验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意味着您同意我们的 《隐私政策》 并允许我们使用 cookie 追踪您的访问数据。